當前位置:首頁 » 古城旅遊 » 湘西苗族大擺手舞

湘西苗族大擺手舞

發布時間: 2021-01-10 19:55:53

⑴ 土家族苗族元宵節的習俗

元宵節,是土家族的又一個隆重的傳統節日。白天,土家族家家都要剁半邊豬頭,敬祭「門神」,服胃「燒了門神紙、爺爺崽扒豬屎」,意思是從正月十六日開始,就要忙碌積肥等農事生產活動了。到了晚上,開始玩燈,叫燒燈鬧元宵。這時土家族青年男女相約歡聚,熱鬧異常。

入夜,村村寨寨,鼓樂喧天,弦管齊奏,踩高蹺,彩請擺手舞,舉著雲朵燈、魚蟲砂丁、龜蟬燈、花缽燈前面開路,後跟蚌殼燈、獅子燈、龍燈、花燈,游巷拜戶,名日「送燈」。燈,送至哪家,哪家就興旺吉祥。家家門口擺酒撰果品,燃香蠟祭祀,名日:「迎燈」。待給每家送燈完畢,夜半聚集在寨口或寨中坪壩,「燒燈」。所謂「燒燈」,不是用火將這些燈焚燒,而是用花筒焰火,對著狂舞騰躍的獅子。龍燈噴瀉。舞獅玩龍的人們,打著赤膊、迎著花筒焰火,穿來鑽去,盤滾翻跳,邊舞邊呼:「燒呀!」「越燒越旺呀!」花筒焰火,照耀得整個天空銀亮,火星漫天飛灑,十分壯觀。獅子、龍燈,要燒得毛焦皮爛,只剩副竹木架子,方才罷休!按土家族的習俗說法,哪年將獅子龍燈燒得皮肉稀爛,那年的年景刺沙子。專刻幣子、龍燈、花燈、蚌殼燈等,玩至元宵,燈神皆升天歸位,行使保佑豐年的職責去了。所以,只能燒爛,不能留存,明年玩燈時再重新結扎。茶燈、蚌殼燈不能燒,只敬祭。

總之,鬧燈節玩到通宵達旦。鬧元宵時,土家族刁秋子和姑娘們,玩至哪裡,他們引醒影塗相隨至哪兒,相伴而歌,留連忘返。

土家花燈由旦角、丑角二人表演。旦角叫「妹妹」,多由男扮女裝,扎假發辮,包頭巾,穿短圍衣,系花裙,右手拿花摺扇,左手拿彩巾,丑角叫「哥哥,反穿皮襖或皮褂,扎腰帶,頭戴頂子帽,扎褲腳,右手拿大蒲扇,二人在大方桌上或堂屋院壩里,隨著樂器伴奏和打擊樂的點子旋轉唱跳。旦角的舞步端莊靈巧、秀麗,丑角的舞姿朴實,灑脫、詼諧。樂器有笛子、二胡,打擊樂有鼓、鑼、拔(頭拔、二拔)、冬子。土家花燈以詩歌舞相結合的文藝形式表演,很受土家、苗、漢人民的歡迎。

土家花燈演唱內容非常豐富,唱詞浩如煙海,清新優美,主要有《臘月二十九過大年》、《小小花燈初才玩》」、《玩起花燈迎新春》、《拜年》、《花燈調》、《鬧花燈》、《單身漢》、《綉荷包》、《接郎》、《月望郎》、《十二月鳥名》、《十二月逢春》、《唱十二月》等等。
玩花燈者每到一家,主人就以煙茶招待,並放鞭炮致謝。半夜時分,玩到那一家,那家則辦「宵夜」,招待玩花燈的人們。

這樣,花燈往往要玩到深夜。正月十五日是元宵節,是花燈收場之日,這天晚上要玩到天亮為止,謂之「正月花燈鬧元宵」!

土家族人玩花燈是為了歡度新春佳節,喜慶一年順利到頭,祝福新年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國泰民安,老少健康里因此,土家山寨,花燈盛行,處處呈現出一片花海燈山,歡歌樂舞,喜氣洋洋的熱鬧景象。

⑵ 有關土家族的資料。 急!

土家族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接近彝語支,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鄂、渝、黔交界地帶的武陵山區。湖南省的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永順、龍山、保靖、古丈等縣,張家界市的慈利、桑植等縣,常德市的石門等縣。

湖北省主要分布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來鳳、鶴峰、咸豐、宣恩、建始、巴東、恩施、利川等縣市,宜昌市的長陽、五峰兩縣;重慶市主要分布在渝東南的黔江、酉陽、石柱、秀山、彭水等區縣;貴州省主要分布在黔東北的沿河、印江、思南、江口、德江等縣。



(2)湘西苗族大擺手舞擴展閱讀

土家族主要從事農業。織綉藝術是土家族婦女的傳統工藝。土家族的傳統工藝還有雕刻、繪畫、剪紙、蠟染等。土家織錦又稱「西蘭卡普」,是中國三大名錦之一。

土家族愛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擺手歌、勞動歌、盤歌等。傳統舞蹈有「擺手舞」、「八寶銅鈴舞」及歌舞「茅古斯」。樂器有嗩吶、木葉、「咚咚喹」、「打傢伙」等。

禮儀主要有:見面要互相問侯,家有來客,必盛情款待。若有是逢年節到土家人家裡做客,主人還會拿出雪白的糍粑去烤,待烤得兩面金黃開花時,吹拍干凈,往裡灌白糖或蜂蜜,雙手捧給客人。

有的地方給客人吃糍粑還有些講究,即把烤好的糍粑給客人後,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過就咬,這時主人會搶回去吹打拍凈,蘸上糖再給客人。

土家族節日:土家族民間非常重視傳統節日,自年始至年終,可謂月月有節。正臘月間的年節(過趕年)、元宵節,二月社日、花朝節,三月寒食節、清明節,四月初八牛王節,五月端午節,六月初六向王節,七月乞巧節、女兒會、月半節,八月十五中秋節,九月初九重陽節,十月初一「寒衣節」等等,都是較為重大的節日。

⑶ 土家族的傳說

是古代由貴州遷入湘西的「烏蠻」的一部。此說根據《溪州銅柱記》說:「蓋聞牂牁接境,盤瓠遺風,因六子以分居,入五溪而聚族。」認為土家族來自貴州。貴州境內一直有「比茲」族,如民國《大定縣志》卷五謂:「比濟系白羅羅之名,因號其地為比躋,久之訛為為畢節」。

元代的《經世大典 招捕總錄》的《八番順元諸蠻》篇中也說今貴陽、惠水之間有「必際」一族。「比躋」、「必際」,當即「比茲」,和土家族的自稱相近。據歷史記載,中唐以後,「越嶲」一帶的「烏蠻」曾入貴州 。

「兵敷出,侵地數千里」 。當地土著一部分被其征服,就是「白羅羅」稱謂的起源,一部分與他們進行長期的斗爭,最後被迫遷入湘西和雲南。「土家」這個名稱即是對新侵入的「烏蠻」而言。土家族的語言與西南彝族比較接近,也是土家族來自貴州的一個佐證。

(3)湘西苗族大擺手舞擴展閱讀

土家族的文化

飲食

土家族日常主食苞谷、稻米,輔以紅薯、馬鈴薯等。菜包穀飯餚以酸辣為其主要特點,尤喜將黃豆磨細,漿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葉煮熟,製成合渣。其它較有特點的食物還有粑粑、臘肉、油茶、合菜、團饊等。

土家族喜歡飲酒,其中常見的是用糯米、高粱釀制的甜酒和咂酒。咂酒,一般把薛曲和雜糧置於壇中密封,少則半年,多則二、三年,久之成酒。待客人到來時,取置堂案正中,以細竹通節為竿,

插壇底,堂中置案,兩旁分放雞、鴨、魚、肉等,各置筷子一雙,而不設坐,由主婦開壇,主人請客人上前依次輪流咂酒,後舉筷而食,彼此不以為嫌,邊吸邊食,邊唱邊跳,載歌載舞。

服飾

在服飾方面,土家人尚儉朴,喜寬松。

傳統衣料多為自織自紡的青藍色土布或麻布,史書上稱為「溪布」、「峒布」。

女裝上衣矮領右衽,領上鑲嵌三條花邊(俗稱「三股筋」),襟邊及袖口貼三條小花邊欄桿;下穿「八幅羅裙」,裙褶多而直,

後改為褲腳上鑲三條彩色花邊的大筒褲;姑娘素裝是外套黑布單褂,春秋季節多穿白衣,外套黑褂,色似鴉鵲,稱之為「鴉鵲衣」。頭發挽髻,戴帽或者用布纏頭,喜戴耳、項、手、足圈等銀飾物。

男式上衣為「琵琶襟」,後來逐漸穿對襟短衫和無領滿襟短衣;纏腰布帶;褲子肥大,褲腳大而短,皆為青、藍布色,多打綁腿;頭包青絲帕或五六尺長的白布,呈「人」字形;腳穿偏耳草鞋、滿耳草鞋、布鞋或釘鞋。

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地方的土家族穿著已經與漢族差不多,只有在隆重集會和節日,或偏僻山村,才能見到土家族的傳統服飾。

⑷ 誰了解土家族能提供一些關於土家族的詳細資料嗎

土家族現有人口570.4萬。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四川省和重慶市。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意為「本地人」。

土家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無自己的文字,長期以來使用漢文。

土家族信仰祖先崇拜,道教也有一定的影響。

土家族歷史悠久,約2000多年前就定居在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帶。其族源說法不一,一說是秦以後定居在湘鄂川黔交界的巴人後裔;一說是巴人與漢人融合而成。

土家族多住木屋,木屋中間的房間祭祖迎客,左右兩間為「人間」,是起居飲食的地方。「人間」用壁板隔成前後兩小間,後為卧室,前為伙房。較富裕人家,在正屋邊配上吊腳樓,樓台騰空,樓上一般作「姑娘樓」,是姑娘們活動場所,也是主人陪客人聊天的地方。

土家族服飾多以自織土布為衣料,青藍兩種顏色較常見。土家族喜歡在衣邊、頭巾上鑲五彩刺綉,質朴與華美搭配,十分別致。古書記載,土家男女服飾皆為一式,而今土家族服飾女裝多為短衣大袖,左開襟,鑲邊筒褲,男裝多為對襟短衫。

土家族最喜歡吃糯米糍粑。做糍粑時,先將糯米浸泡 、蒸熟,然後搗爛、壓成圓形,風干幾日,泡在壇中半月換一次水,經久不壞。吃糍粑時用文火烤熟,蘸上芝麻糖粉或醬豆腐,此外團饊、臘肉、油茶湯也是土家族風味獨特的食品。

「西蘭卡普」是土家族著名的傳統工藝,又稱「土家織錦」。它是以棉紗為經線,採用通經斷緯,反面挑紋的方法,在古老的斜織機上織成的,其工藝獨特,質地厚實,色彩斑斕,與蜀錦、壯錦並稱為三大名錦。

儺戲是集戲劇、說唱、詩詞、音樂、舞蹈為一體的綜合 表演藝術,源於土家族祭神還願的儀式。其舞蹈造型誇張,唱詞通俗風趣。它與土家族「梯瑪跳神」、「毛古斯舞」等都是古老的儺文化現象,至今還存活在湘西許多偏遠山鄉,被人文學界與史學界譽為「活化石」。

土家族擺手舞是一種祈求幸福、酬報祖先的舞蹈。它表現了土家族人的生產、生活、戰爭、神話傳說等內容。

社巴節是土家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屆時,男女老少唱起「擺手歌」,跳起模仿農事活動、衛國征戰的「擺手舞」,祭祀祖先,祈祝新年。土家族還有趕年節,那天是臘月二十九,比傳統的春節提前一天。

⑸ 土家族的民風民俗

1,節日

土家族民間非常重視傳統節日,自年始至年終,可謂月月有節。正臘月間的年節(過趕年)、元宵節,二月社日、花朝節,三月寒食節、清明節,四月初八牛王節,五月端午節,六月初六向王節,七月乞巧節、女兒會、月半節,八月十五中秋節,九月初九重陽節,十月初一「寒衣節」等等,都是較為重大的節日。

2,婚戀

土家族歷史上的婚姻比較自由,男女雙方經過自由戀愛,徵得雙方父母同意,經土老師(巫師)作證,即可結為夫妻。

在恩施石窯、大山頂等地,有「女兒會」的習俗,即每年農歷七月十二日,青年男女通過「女兒會」,唱歌跳舞,彼此愛慕,結為終身伴侶。

改土歸流後,土家族被迫實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辦婚姻。土家族實行一夫一妻制,解放前有姑舅表婚和填房婚之俗。姑舅表婚,即姑家之女必嫁舅家之子,又稱「還骨種」;兄亡弟收嫂,弟亡兄收弟婦,稱為「坐床」。但這些習俗到近代就已不存在了。



(5)湘西苗族大擺手舞擴展閱讀

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意為本地人),有自已的語言,土家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接近彝語支。大多數人通漢語,目前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聚居區還保留著土家語。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主要從事農業。織綉藝術是土家族婦女的傳統工藝。土家族的傳統工藝還有雕刻、繪畫、剪紙、蠟染等。土家織錦又稱「西蘭卡普」,是中國三大名錦之一。

土家族愛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擺手歌、勞動歌、盤歌等。傳統舞蹈有「擺手舞」、「八寶銅鈴舞」及歌舞「茅古斯」。樂器有嗩吶、木葉、「咚咚喹」、「打傢伙」等。

⑹ 土家族有哪些風俗習慣

1、擺手舞

是土家族比較流行的一種古老舞蹈, 狩獵舞、農事舞、生活舞、軍事舞等,它節奏鮮明,形象優美,舞姿樸素,有著顯著的民族特點和濃厚的生活氣息,深為土家族人民所喜愛。擺手舞根據規模大小可分為大擺手和小擺手。

2、舍巴歌

伴隨擺手舞產生的擺手歌俗稱「舍巴歌」,它是土家族的創世史詩,由祭祀歌和伴舞歌兩部分組成。擺手歌描述了人類起源,追溯了民族來源和遷徙歷史,歌頌了祖先業績和英雄事跡,表達了土家人對生活的熱愛和理想的追求。

3、山歌

歌詞以二、四、五三種句式居多,有單唱、對唱、一人唱眾人合等形式。從歌唱樣式上看,土家山歌「高腔」抒情,稱「喊山歌」;「平腔」敘事,為「唱山歌」,且分類細致,採茶歌、穿號子、翻山調等曲式各異,韻律跌宕。

4、打溜子

土家族打擊樂「打溜子」,以其獨特韻味,豐富曲牌而聞名,多用於民間喜慶活動,如今因被賦予新的時代內容而大放異彩,廣泛運用於建新房、送新兵、迎勞模、慶豐收和各種民族節慶中。

5、毛古斯

跳「毛古斯」是土家族民間古老的集歌、舞、話為一體的「似劇似舞」的祭神戲劇。演劇者渾身用稻草、茅草、樹葉包紮著,扮成祖輩兒孫一家人,動作粗狂滑稽,或碎步進退,曲膝抖身,或左右跳擺,渾身顫動,或搖頭聳肩,且自始至終伴講語詞怪誕的土話,唱土語歌。

⑺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包括哪幾個縣和市

吉首市,古丈縣,瀘溪縣,鳳凰縣,龍山縣,保靖縣,花垣縣,永順縣。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隸屬湖南省,是全省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州。位於湖南省西北部,介於東經109°10′~110°22.5′,北緯27°44.5′~29°38′之間,地處湘、鄂、黔、渝四省市交界處。

1952年8月成立湘西苗族自治區,1955年改為湘西苗族自治州,1957年9月成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管轄7縣1市,面積15462平方公里。湘西州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具有明顯的大陸性氣候特徵。

2016年,常住人口263.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13.51萬人,農村人口150.09萬人,城鎮化率43%;以土家族、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佔77.21%。2015年湘西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12億元,比2014年增長9.2%。

(7)湘西苗族大擺手舞擴展閱讀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俗文化

民族建築

湘西地處山區,木材豐富,山民歷來喜建木房,木結構居所十分普遍。木房為全木結構,木柱、木樑、木壁、木窗、木門、木地板,屋頂蓋瓦。三柱四棋、四排三間的木結構穿斗式房屋是湘西山區民居中使用最多的一種。

民族舞蹈

湘西民族舞蹈以土家族舞蹈與苗族舞蹈為主。土家族舞蹈主要有擺手舞、八寶銅鈴舞、跳馬舞、梅常舞、團雞舞、八幅羅裙舞、西蘭卡普舞等;苗族舞蹈主要有鼓舞(又稱跳鼓)、接龍舞、跳香舞、蘆笙舞、盾牌舞及巫儺儀式中的開路郎君舞、開山舞、綹巾舞、司刀舞等。

民族語言

湘西土家語有北部方言和南部方言之分。北部方言分布在龍山、永順、保靖、古丈等地,各地均能通話。南部方言主要分布在瀘溪縣境,語音、詞彙均與北部方言有較大的差別,故南北兩個方言不能通話。

湘西苗語為苗語支東部方言,其中又有東部次方言和西部次方言之分。東部次方言分布在瀘溪、吉首、古丈、龍山、永順等地,西部次方言主要分布在鳳凰、花垣、吉首、保靖、古丈。東西次方言的詞彙差別較大。

民族飲食

酸辣是湘西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兩味。有「辣椒當鹽,酸菜當飯」之說。故而,在土寨苗鄉,家家種有辣椒地,戶戶備有酸菜罈。

按照製作原料的不同,其酸食可分三大類:蔬菜酸、肉食酸、糧食酸。蔬菜酸是酸食中的主體,隨蔬菜品種的不同而各具其名,如:白菜酸、蘿卜酸、辣椒酸、豆莢酸、野葫蔥酸、大蔸菜酸、藠頭酸、青菜酸、茄子酸等等。

肉食酸顧名思義,是以動物、家禽或水產的 肉為原料的酸食,如:酸豬肉、酸牛肉、酸麂子肉、酸雞肉、酸鴨肉、酸魚等,酸魚最有名氣。糧食酸主要以包穀和糯米為原料,碾磨成粉拌辣椒粉腌制而成,有包穀酸、糯米酸等。

⑻ 石柱土家族有什麼風俗

我身為少數民族_土家族人,土家族有著自己的服飾,居住方式,生活習慣,宗教信仰!在這里我想介紹給大家,讓你們更深刻去了解土家族人的習性:

族名 「土家」在當地漢語中是本地人的意思。土家族人自稱「畢茲卡」,意為本地人。

1956年才被識別為單一民族,截止1990年人口為570.422萬人。主要分布在湖南省西北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宜昌的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以及四川省石柱、秀山、酉陽、黔江等縣,與漢、苗等族雜居。 土家族織錦以其色彩斑斕、織工精巧聞名於世。有自己的語言。

【歷史由來】

土家族的先民與古代巴人有直接的淵源關系。但其來源,目前說法不一,一說為古代從貴州遷入湘西的鳥蠻的一部;另說是唐末至五代初年(910年前後)從江西遷居湘西的百藝工匠的後裔。史籍中將湘鄂西一帶土家族稱為「土人」、「土民」等,清末地方誌中開始用「土家」名稱。

歷史上封建領主經濟從五代(907~979年)起就有一定發展,直至清朝雍正(1723~1735)年間「改土歸流」時,逐漸過渡到地主經濟。新中國成立前社會經濟處於封建地主經濟發展階段。新中國成立後,實行了社會改革,與苗族聯合建立了2個自治州。

2 0 0 0 多年前,他們定居於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帶,與其他少數民族一起,被稱為「武陵蠻」或「五溪蠻」。宋代以後,土家族單獨被稱為「土丁」、「土民」等。新中國成立以後,根據土家族人民的意願正式定名為土家族。

服飾】

土家族女裝為短衣大袖,左襖開襟,滾鑲2~3層花邊,鑲邊筒褲;男裝為對襟短衫。「過趕年」,即提前l~2天過年,是其重要節日。土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纏青絲頭帕。婦女著左襟大褂,滾兩三道花邊,衣袖比較寬大,下著鑲邊筒褲或八幅羅裙,喜歡佩戴各種金、銀、玉質飾物。

【民居】

土家族愛群居,愛住吊腳木樓。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單家獨戶。所建房屋多為木結構,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懸空,木欄扶手,走馬轉角,古香古色。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籬笆,院後有竹林,青石板鋪路,刨木板裝壁,松明照亮,一家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寧靜生活。

【習俗】

男女多經對歌相愛結婚。有「哭嫁習慣」習慣。女子在出嫁前7-20天開始哭,哭嫁歌有「女哭娘」、「姐哭妹」、「罵媒人」等。開始是輕歌唱,越接近嫁期越悲傷。直到哭的口乾舌噪,兩眼紅腫。他們把是否善於哭嫁作為衡量女子才德的標准。

土司制度前,土家族實行火葬。土司制度時期至今實行土葬,葬禮由土老司主持操辦,土老司祭祀亡人時,將天窗口的紡車倒紡三下,念經送亡人過天橋上天廷。然後假扮亡人,圍繞「哈哈台」轉圈出門,死者子女跟隨土老司哭喪,土老司唱喪歌,吹牛角,頓時火炮連天,哭唱哀鳴,極為悲痛,歷時幾天幾夜。然後將裝好遺體的棺木抬上山埋葬。改土歸流至民國時期,土家族喪葬由道士主持,停屍三、五、七日後,由道士根據主人家境做不同等級的道場,有「小十王」、「大十王」、「隔夜素堂」、「一豎桅」、「二豎桅」、「七豎桅」等名稱。一般道場都履行下柳床、開路、薦亡、交牲、上熟、散花辭解、解燈、打燒棺、辭靈、掃堂等具體操作程序。死者親屬披麻戴孝,跟隨道士行喪禮,還請人唱孝歌,以哀弔亡人。新中國成立後,土老司、道士停止活動,以開追悼會唱喪歌代替道場。

【宗教信仰】

受漢族影響在宗教方面,主要迷信鬼神,崇拜祖先。這些神不是他們自己的神。過去有巫師驅鬼。有的地方信道教。每逢年節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進行小敬。祭祖的食品有豬頭、團饊、粑粑、雞鴨和五穀種等。有的在每餐飯前,先用筷子夾少量的菜插在飯上敬默一會兒,表示請已故先人先吃,然後自己才開始食用,農歷六月六日為祭土王,每個村寨都要設擺手堂,將豬頭、果品等祭品放擺手堂前。十月朔日祭冬,宰雞鴨設筵宴客。此外,土家族還敬灶神、土地神、五穀神、豕官神,在修房造屋時祭魯班,祭品除酒肉外,還要一隻大公雞。

白虎崇拜:白虎在土家人的心目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土家族自稱是「白虎之後」。相傳,遠古的時候,土家族的祖先巴務相被推為五姓部落的酋領,稱為「廩君」。廩君率領部落成員乘土船沿河而行,行至鹽陽,殺死兇殘的鹽水神女,定居下來。人民安居樂業,自然廩君也深受人們的愛戴。後來廩君逝世,他的靈魂化為白虎升天。從此土家族便以白虎為祖神,時時處處不忘敬奉。每家的神龕上常年供奉一隻木雕的白虎。結婚時,男方正堂大方桌上要鋪虎毯,象徵祭祀虎祖。 除了進行宗教式的虔誠敬祭,土家人的生活中也隨處可見白虎的影子。其意用虎的雄見來驅惡鎮邪,希翼得到平安幸福。

【飲食習慣】

土家族平時每日三餐,閑時一般吃兩餐;春夏農忙、勞動強度較大時吃四餐。如插秧季節,早晨要加一頓「過早」,「過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湯圓或綠豆粉一類的小吃。據說「過早」餐吃湯圓有五穀豐登、吉祥如意之意。土家族還喜食油茶湯。 日常主食除米飯外,以包穀飯最為常見。有時也吃豆飯,粑粑和團饊也是土家族季節性的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時,過去紅苕在許多地區一直被當成主食,現仍是一些地區入冬後的常備食品。 土家族菜餚以酸辣為其主要特點。民間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幾乎餐餐不離酸菜。豆製品也很常見,如豆腐、豆豉、豆葉皮、豆腐乳等。尤其喜食合渣,即將黃豆磨細,漿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葉煮熟即可食用。民間常把豆飯、包穀飯加合渣湯一起食用。 土家族的飲酒,特別是在節日或待客時,酒必不可少。其中常見的是用糯米、高粱釀制的甜酒和咂酒,度數不高,味道純正。 典型食品:土家族人最愛吃粑粑(糍粑)臘肉、油茶等食品,還有合菜;團饊;綠豆粉(米粉);油炸粑。

【文化】

土家族愛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擺手歌、勞動歌、盤歌等。

「擺手舞」是流行的古老的集體舞,包括狩獵、軍事、農事、宴會等方面的70多個動作。是與祭祀祖先、乞求豐收相聯系的。不論什麼盛大的聚會,都要跳的。「擺手」選陰歷單日開始,持續的天數也是單數。一般三天、五天、七天。一般在農歷正月初九或三月初三,參加的人數有上萬人。節奏鮮明、動作優美、樸素、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史詩、山歌最為著名。

主要從事農業,手工業方面,刺綉、編織比較有名,土花鋪蓋尤為著名。在經濟、文化的發展上受漢族影響較多,但也保留有自己的特點。湘西的「金色桐油」,鄂西的「壩漆」,都是飲譽中外的名產。

「西蘭卡普」是土家族民族工藝中的一朵奇葩。又稱「打花鋪蓋」,它是一種土家錦。以其獨特的工藝和美妙的構圖被列為中國五大織錦之列。

土家族文學以敘事詩、山歌及跳擺手舞時所唱之擺手歌等最為著名。擺手歌有大擺手歌和小擺手歌之分,大擺手歌具有史詩性質;小擺手歌多為苦歌、戀歌,系抒情性作品。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獨特的山鄉風味。長篇敘事詩《錦雞》是四句頭民歌的組合體,用男女對唱方式表現,它以愛情故事為主線,反映出廣闊的社會生活面。

【天文歷法】

土家人在長期的農耕生活中積累了大量的天文、地理、氣象、水利、農學、生物學、醫葯學知識,並用這些知識指導一代又一代土家人的生產與生活。

土家人的氣象知識是以諺語、歌謠的形式留傳下來的,如:「雲朝工,亮通通;雲朝西,披蓑衣;雲朝南,打破船,雲朝北,下不徹」、「早晨燒霞,等不燒茶;傍晚燒霞,曬死蛤蟆」、「雷公光唱歌,有雨也不多」、「東虹日頭西虹雨,虹在南方漲大水」、「月亮打傘,曬破岩板,月亮生毛,雨落明朝」、「有雨山戴帽,無雨山抹腰」等都是通過對雲雷、虹等天象或日月等天體的觀察來預測天氣的晴好,准確性高。

土家人還根據山裡草木枯榮、候鳥來去、日月星辰的變化、雲風雨雷電的交替來按排農時,預測氣候,估算年成的豐歉。他們把世代積累的農耕經驗編成山歌、諺語,口耳相傳,指導春種秋收。如:「老張莫聽老問哄,桐子花開要下種」、「三月逢春好盤花,滿山陽雀叫喳喳,一來報知陽春節,二來摧動種莊稼」告誡人們桐樹開花、陽雀歡叫的時節,也是播種時候了。又如:「清明要明,穀雨要淋」、「三伏不熱,五穀不結;三九不冷,百果不很」。這是根據特定節氣的氣象情況來推測農業的收成好壞。

其農學知識也靠這類諺語、歌謠相傳,如:「耕得深,耙得爛、一碗泥巴一碗飯」,講的是農田要深耕細耙,這樣收成才好。「深栽洋芋淺栽秧,紅苕栽到皮皮上」、「寧栽秋苕,不種秋蕎」,又是在傳授稻秧、紅苕、洋芋,蕎麥的種植技巧。

當然,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土家族"的生活方式和衣著服飾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