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城旅遊 » 湖南各市旅遊文化資源

湖南各市旅遊文化資源

發布時間: 2021-01-10 09:52:17

㈠ 湖南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有幾座各有哪些特色

湖南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有12座,分別是古、奇、特、新的歷史文化名城永州,“抗戰紀內念城”衡陽容,歷史悠久的彬州、“偉人故里、名人之鄉”的湘潭、古城歷史風貌的新化、宋代石頭牆茶陵、“三省通衢,黔巫要地 ”的武岡、文物大縣沅陵 、第四批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汝城、“夜郎文化旅遊資源” 新晃、“黔滇門戶” 芷江和湘西第一古鎮” 黔城。

㈡ 湖南的旅遊資源

張家界:天門山,武陵源
鳳凰:鳳凰古城、地方特色食物
沅陵:風癱水電站(亞洲第一空心壩)、二酉藏書洞、借母溪原始次生林、龍興講寺
桃園:桃花園
岳陽:岳陽樓
長沙:橘子洲.....

㈢ 湖南的旅遊資源

湖南值得去旅遊復的城市有:長沙、張制家界、郴州、湘潭、吉首、岳陽!
長沙主要是嶽麓書院、步行街等文化和時尚之旅!
張家解是武陵源等自然奇觀!
郴州的自然景觀也很美麗,有蘇仙嶺等,還是女排的訓練基地呢!
湘潭有韶山,英雄的故里!
吉首有美麗的湘西,民族風情濃厚!
岳陽有名揚天下的岳陽樓和洞庭湖!

㈣ 湖南省有什麼特色的旅遊城市嗎

長沙吧,這個大概是很多人都嚮往的城市了,繁華的街道豐富的小吃茶顏悅色的幽蘭拿鐵都讓人想去探探了,也希望有這個機會。

㈤ 湖南有哪些旅遊城市

應該是12個
張家界--天子山自然保護 ·索溪峪自然保護 ·張家界國家森林 ·金鞭溪風景區 ·楊家界風景區 ·武陵源 ·九天洞 ·黃龍洞 ·袁家界 ·茅岩河 ·普光禪寺 ·民俗游 ·桑植 ·玉皇洞 ·張家界土家風情 ·賀龍故居

長沙-- ·嶽麓山 ·大圍山 ·橘子洲 ·湖南省博物館 ·長沙世界之窗 ·開福寺 ·天心公園 ·花明樓 ·馬王堆漢墓出土 ·天心閣 ·長沙動物園 ·劉少奇同志紀念 ·雷鋒紀念館 ·長沙市工人文化 ·楚繒書 ·新民學會舊址

衡陽 --·衡山 ·雁峰寺 ·蔡倫紀念館 ·羅榮桓故居 ·羅榮桓元帥銅像 ·朱陵洞 ·岳屏公園 ·衡南縣 ·衡山縣 ·衡陽縣 ·西湖公園十景 ·衡東縣

湘西 --·鳳凰古城 ·猛洞河 ·奇梁洞景區 ·南長城景區 ·王村芙蓉鎮 ·德夯 ·書架堂古寨 ·山江臘爾山苗族 ·屯糧山景區 ·溪州銅柱 ·老洞苗寨 ·小溪自然保護區 ·里耶古城遺址 ·天星山
·都羅寨 ·不二門景區

常德 --·桃花源旅遊區 ·詩牆博物館 ·屈家嶺文化城址 ·孟姜女貞烈祠 ·天供山森林公園 ·夫人寨景區 ·千年古剎夾山寺 ·茶禪祖庭碧岩泉 ·湖湘第一陵闖王 ·夾山寺森林公園 ·天供寺 ·仙女祠 ·花岩溪景區 ·濱湖公園 ·龍王洞 ·柳葉湖度假區

岳陽---·岳陽樓 ·洞庭湖 ·君山風景區 ·汨羅江 ·慈恩塔 ·金鄂山公園 ·葯菇山 ·靈缺口 ·仙人殿 ·魯肅墓 ·四座石塔 ·五尖山森林公園 ·文廟 ·平江起義紀念館
·福壽山 ·任弼時同志故居

婁底 ---·仙人府景區 ·曾國藩故居 ·蔡和森同志紀念 ·塞海景區 ·黃羅灣景區 ·藏君洞景區
·大江口景區 ·觀音崖景區 ·婁底--聖仙洞

株洲--·桃源山景區 ·石峰公園 ·天下第一陵--炎 ·神龍公園 ·榮泉書院 ·湘山寺 ·大京風景區 ·株洲電視塔 ·仙庚古廟 ·神農園 ·炎帝廣場 ·接龍橋 ·革命英雄紀念碑 ·十九人堆 ·婆仙嶺 ·羅哲烈士墓

湘潭 --·韶山 ·雙親墓 ·南岸私塾 ·松山一號樓 ·彭德懷紀念館 ·寶塔嶺高峰塔 ·東台山國家森林 ·毛震公祠 ·毛氏宗祠 ·齊白石故居 ·彭德懷故居 ·黃公略故居 ·齊白石紀念館 ·秋瑾故居 ·毛鑒公祠 ·虎歇坪

益陽 --·沅江──東方威 ·棲霞寺 ·東洞庭湖自然保 ·北峰山森林公園 ·柘溪風景區 ·紅岩旅遊風景區 ·會龍公園 ·白鹿寺 ·恐怖城 ·觀竹樓 ·汨羅屈原祠 ·吟竹亭

永州 --·九嶷山國家森林 ·舜皇山國家森林 ·舜帝大廟 ·玉琯岩 ·陽明山國家森林 ·陶鑄革命陳列室 ·浯溪碑林 ·都龐嶺自然保護 ·愚溪 ·迥龍塔 ·恩院風荷 ·朝陽岩 ·柳子廟 ·萍島 ·永州文廟 ·香零山

郴州 --·東江湖風景區 ·龍華山風景區 ·仰天湖大草原 ·天鵝山國家森林 ·湘南年關暴動舊 ·資興 ·仰天湖 ·萬華岩 ·桃源洞 ·東塔公園 ·東江 ·兜率岩 ·飛天山 ·蘇仙嶺 ·莽山 ·北湖公園

㈥ 湖南最具特色的文化旅遊景點在哪裡

湖南十大最具特色的景點(外送你5個)

1、鳳凰古城旅遊區

(4A景區)

芙蓉鎮,本名王村,是一個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鎮,因宏偉瀑布穿梭其中,又稱「掛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鎮」。位於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內的永順縣,與龍山裡耶鎮、瀘溪浦市鎮、花垣茶峒鎮並稱湘西四大名鎮,又有酉陽雄鎮、「小南京」之美譽。後因姜文和劉曉慶主演的電影《芙蓉鎮》在此拍攝,更名為「芙蓉鎮」。現為國家AAAA級景區。四周是青山綠水,鎮區內是曲折幽深的大街小巷,臨水依依的土家吊腳木樓以及青石板鋪就的五里長街,處處透析著淳厚古樸的土家族民風民俗,讓遊人至此贊不絕口,留連忘返。

15、岳陽市平江石牛寨景區

石牛寨旅遊區是國家AAAA級景區位於湘、鄂、贛邊界的湖南省平江縣石牛寨鎮(原大坪鄉)境內,石牛寨方圓10餘平方公里是古軍事要地,它是由怪石、奇峰、石洞組成的丹霞石的世界,鬼斧神工,千姿百態,美不勝收。寨內景點眾多,可概括為「一牛二龜三關險,四橋五寨六線天,七奇石八寺廟,百零八崖景無邊」。各景點以奇險著稱,尤為罕見的是保存完好的2000多米古城牆,享有「天下第一寨」之美譽。盛產山貨土特產。如石牛寨小類山白術,野土茯苓,牛妙兜,鐵皮石斛等。

㈦ 湖南有哪些特色各異的旅遊大區

湖南因大部分地區在洞庭湖之南,故稱「湖南」;又因境內湘江貫通南北而簡稱內「湘」。介於容北緯24°39′~30°08′、東經108°47′~114°15′,面積21x10^4km²,人口6568萬。地處雲貴高原和南嶺山地向江南丘陵、江漢平原過渡區域,東、南、西三面環山,中部丘陵與河谷盆地相間。以漢族為主,此外還有土家、苗、侗、瑤、回等少數民族

全省轄長沙、岳陽、張家界等14個市、州,社會經濟和旅遊業發展區域特徵明顯,形成了湘中東、湘北、大湘西、大湘南等四個水平不同、特色各異的旅遊大區

湖南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農耕文化發源地之一,文化遺存十分豐富,境內發現了大批古人類文化遺址。此外,寧鄉等地出土的大量殷商青銅器、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古墓、走馬樓出土的三國吳簡、龍山裡耶出土的秦簡、鳳凰縣境內發現的古南方長城以及千年學府嶽麓書院等,都體現了湖南深厚的文化底蘊。

㈧ 湖南文化特色

中國各省人特點://xhmhc.blog.163.com/blog/static/17918876200852551833556/

中國旅遊網
http://www.51yala.com

湖南是魚米之鄉。
Hunan is a land of fish and rice.
湖南省地處中國中南部,長江中游,地理上屬於華中地區,省會為長沙;因地處洞庭湖以南得名「湖南」,又因湘江貫穿全境而簡稱「湘」。湖南歷史悠久,舊石器時代有人類活動,古為苗人、越人和楚人的生活地區。西周時期為楚國南部。唐廣德二年(764年)首置湖南觀察使,至此中國行政區劃上開始出現湖南之名。

綺麗的自然風光和悠久的歷史文化,使湖南具有獨特的旅遊資源。湖南共有10大旅遊區和100多處旅遊點,其中桃源縣的桃花源,寧遠縣的九嶷山,郴州市的蘇仙嶺,衡陽市的回雁峰,炎陵縣的炎帝陵,汨羅的屈子寺.任弼時故居,新化的梅山龍宮是世界之最級別的地下溶洞景觀,特別是湘潭韶山沖上毛澤東同志故居,湘潭烏石彭德懷故居和寧鄉縣花明樓劉少奇同志故居等久負盛名、令人嚮往。「五嶽獨秀」的南嶽衡山,是著名的佛教聖地和避暑勝地。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岳陽樓,以其悠久的歷史、美妙的傳說和雄偉的氣勢蜚聲中外。自然風景明珠武陵源風景區(包括張家界、索溪峪、天子山和猛洞河等風景區),地貌奇特,古木參天,珍禽出沒,深谷幽遂,清溪明澈溶洞溫泉融為一體,奇峰怪石錯落相間。張家界已辟為第一座國家森林公園。
http://ke..com/view/8581.htm

陝西歷史悠久, 陝西大地古老而神秘,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她猶如鑲嵌在中國內陸腹地的一顆明珠,地處東經105°29′至110°15′、北緯31°42′至39°35′之間,中國的大地原點就在境內涇陽縣。全省縱跨黃河、長江兩大水系黃河支流涇河、渭河在在此注入黃河,中國鐵路大動脈隴海線橫穿中部,是「新亞歐大陸橋」亞洲段的中心和進入中國大西北的門戶。

陝西是中國旅遊資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資源品位高、存量大、種類多、文化積淀深厚,地上地下文物遺存極為豐富,被譽為「天然的歷史博物館」。http://ke..com/view/6510.htm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舉世聞名的歌舞之鄉、瓜果之鄉、黃金玉石之邦。新疆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山川壯麗,瀚海無垠,古跡遍地,民族眾多,民俗奇異。旅遊資源極為豐富,全國旅遊資源共有68種,而新疆就有56種,佔全國旅遊資源類型的83%。全疆共有景點一千一百餘處,居全國首位,在這廣闊大地上,冰川雪嶺與戈壁瀚海共生,高原山水景觀蘊含在天山、阿爾泰山、昆侖山等世界名山之中,有著眾多的雪域冰川、疊嶂雄峰、飛泉瀑布、珍奇異獸。這里有海拔8600米的世界第二高峰,又有低於海平面154米的中國最低窪地,既有一泄千里的河流、萬頃碧波的草原,又有光怪陸離的戈壁幻境,神秘莫測的沙漠奇觀。保存完好的原始動植物種群,更顯出得天獨厚的大自然的本色。
http://ke..com/view/2824.htm

東北民俗文化圈包括東北三省以及內蒙古的東部

下面我們就根據東北這個地方的氣候和它的土壤特點介紹一下與此相關的一些民俗。

先說說東北的「三大怪」吧。一怪是「生個孩子吊起來」。這實際上是滿族的習俗,以前東北地區森林很多野獸很多,家裡的孩子放在地上就不太安全,所以離地有一定距離把小孩子吊起來。第二怪是「十八歲姑娘吊煙袋」。東北的女性吸煙的比例以前是比較高的,據說吸煙也是一種禦寒方式。第三怪叫「窗戶紙兒糊在外」。北方尤其是冬天把門有縫的地方糊起來,一般是在裡面,惟有東北是把窗戶紙糊在外面,這是對付風雨的需要。因為糊在外面它可以保護木製窗欞不受雨水腐蝕和風吹日曬,延長窗戶的使用壽命。

「薩滿」是東北人的一種信仰,其實按照我們的說法就是「巫」,在東北就是「薩滿教」。最早的女神是「薩滿」女神,一般是家庭傳授,這是職業性的「薩滿」,「薩滿教」在整個東北地區,非常盛行。它在東北的政治文化和民俗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角色。

游牧民俗文化圈包括內蒙古大部分、遼寧、河北、陝西三省的北部邊緣,寧夏的北部以及新疆。

這個地方相對於漢族,是特別有民族特色的。

我們看他們居住的蒙古包,他們的家基本就是一個蒙古包,然後加一架馬車。遼闊的草原處處都是他們的家鄉,歷史上的蒙古族「居無定所」。這種生活方式決定了他們的服飾,比如蒙古袍,蒙古袍的長度在膝蓋之下,裡面還有一些毛皮撐著,為什麼那麼長那麼厚?本來游牧民族是不必要穿這么長的衣服,不方便啊。但是他們白天騎在馬上,他們的膝蓋容易受風寒,蒙古袍長的話可以護膝,到了晚上就可以當被子蓋。

談到游牧民族的一些禮節形成跟他們的生活習慣非常有關系,他們的生產方式又影響他們的交通民俗,我們農耕民族交通一般是靠兩條腿走路,貴族或有錢人也可能坐轎子,後來坐車。但是在古代騎馬出行很普及,因為這是游牧民族,因此蒙古族形成了一種禮節:兩個人在草原上騎著馬,在一個地方,兩個陌生人遇到了,他們就會跳下馬,各自問候一下。然後我跳上你的馬你跳上我的馬,拍拍馬屁股說「好馬」。久而久之,「好馬」就成了一種寒暄。就像我們漢族人見面問「吃了沒有」一樣。

在游牧民族,婚俗也跟我們的農耕民族不一樣。

黃河流域文化圈包括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九個省、自治區。

黃河流域尤其是河南與山東應該是中國文化的發祥地,也是中國民俗發展的搖籃。

河南和山東人依戀故土、勤勞朴實、喜歡平淡。

這個地區是「孔孟之道」的故鄉,孔子孟子都是山東人,都是屬於這個文化圈的人,這樣地方的人有著很好的禮節。

另外我在一本書里看到一個真實的故事,講這個地區的人非常熱情好客、大方。

在中國國畫大師李燕的回憶錄里,他說他爸爸李苦禪很擅長畫雄鷹,並且畫得很好,他是山東人。有一次,有一位老鄉來家作客看到一幅畫,就跟他說:「李大師,這個雄鷹畫做中堂很好」,李大師就說:「我這個本來就是用來做中堂的。」就這樣他們兩個一來二往一個勁地邊講邊走,到門口准備說再見了,李就說:「你這么喜歡你怎麼不買啊?」那個人就說:「我就是沒錢啊,有錢還用你說?」李一聽就說:「快到吃飯時間了,我現在給你畫一幅。」畫好了,他的老婆把飯菜也擺上了桌,既然到了吃飯的時間,那就別走了。最後那個老鄉吃了他的飯拿了他的畫就走了,他的老婆就問:「剛才那個人是誰?」李說:「我不知道。」這個真實的故事可見山東人的豪爽和大方。

另外這個地區的人,他們非常信仰泰山。

長江流域民俗文化圈:尚鬼好祭,五鳳寄生。

這個流域從長江發源的地方青藏高原算起,長江的幹流流經青海、西藏、四川、雲南、重慶、安徽、江蘇、上海等省、市、自治區,這里都屬於長江流域民俗文化圈。這裡面沒有包括浙江省,但是長江的支流是經過我們浙江,所以我們從這幾個文化圈來算的話,浙江省應該可以算這個流域的。它是屬於支流經過的地方。那麼這一帶的風俗,我們用比較簡明扼要的語言概括:就是「尚鬼好祭,五鳳寄生」。中國南方北方的民眾在舊時代都信鬼,但是南方比北方要厲害得多。南方一個地方有一個神,溫州大的村落也都有自己信仰的神。洞頭有洞頭的神,蒼南有蒼南的神。總的來說南方的神特別興盛,幾乎各個村莊各有不同或者相同的神靈。這一帶的民眾相對於北方民眾那種豪爽那種彪悍,有著浪漫、溫情、靈活、善舞、多玄想的特點。

那麼我們把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作一個簡單的比較吧。

在黃河流域的土地上能產生《詩經》,或者說反映社會現實以現實主義手法為主創造出來的《詩經》,在黃河流域影響很深。那麼《楚辭》則在長江流域流傳深廣。《詩經》裡面更多的是現實生活的描述,當然它裡面也有祭祀的文章,但大多是屬於現實主義的作品。而屈原寫的《楚辭》,大多是屬於玄想的東西。

在湖南省湘西,也就是沈從文的故鄉。有一種民間的陋習,叫做「蠱惑」。當然根據史料記載,在廣西,廣東也有。這個「蠱」怎麼來的也有多種說法,比較普遍的說法就是在端午節的中午,把各種「蠱」蟲捉來,蜈蚣、蠍子、毒蛇,很多的毒蟲放在缸裡面養,不給吃東西,讓他們自相殘殺,最後留下來一個,把它風干,最後成為一種葯,這種葯是慢性的,皮膚、飲食接觸都會造成慢性中毒,最後死亡。所以在湘西這個地方,如果這個人家裡沒有蜘蛛網,你不要進去,因為他家可能有「蠱」,如果你在地下看到一個荷包,你不要拿,因為可能有「蠱」,不認識的人家你最好不要吃他的東西,那裡面可能放有「蠱」。那麼這「養蠱」就成了當時湘西苗族的一種特殊的民風。

青藏民俗文化圈,范圍大致包括西藏的全部,青海一帶、四川的西北部、甘肅西南以及新疆的南部。

這些地方基本上都分布有藏族。青藏民俗文化圈裡面,最大的特點就是他們的宗教文化、宗教情結。這從他們的建築就可以體現出來,布達拉宮那麼宏偉壯觀,在中國獨一無二。然後是廣大的藏族民眾對於宗教的虔誠也是很少見的,他們的「活佛」有著崇高的地位,這些地方都構成了這個文化圈裡一種獨特的景觀。

另外,藏區的寺院建築,數以千計。每座寺院的雕塑繪畫藝術非常精美。還有藏族的服飾也與別的民族不一樣。還有他們的藏醫,藏葯也是中華民族受保護文化的一部分。藏醫有他自己一整套的理論,他跟中醫是兩個不同的體系,藏葯只有在青藏高原才能生長,像「藏紅花」、「冬蟲夏草」,還有「雪原花」,這些基本上都是生長在青藏高原。還有一種「藏酥油花」應該是民族的意識,也是宗教意識的體現:酥油到了冬天凝固了,然後製成各種各樣的雕塑,可以維持半年多,到了第二年才融化。

雲貴民俗文化圈,指雲貴高原,它包括雲南貴州兩個省,還包括四川省西南部的一角。

這一帶從自然條件來講,氣候溫暖,四季如春。這個地方少數民族就非常多了。我們剛才談到東北的北方民族,我們也談到了游牧民族,談到了青藏高原的習俗,那些地方的少數民族數量加起來都沒有這個地區多。這個地方的少數民族我們叫他「南方民族」。

這里的少數民族僅僅雲南省就有26個。整個雲南省是中國少數民族最多的地方,這里有阿詩瑪的傳說,摩梭的走婚,「雲南十八怪」等。

雲貴高原民俗文化圈,因為少數民族多,就形成了中國民俗獨特的風景。他們的民族信仰佛教,所以這里的傣族男孩子,到了該念書的年齡都是要出家去做小和尚,到廟里去接受教育,長大了以後,又一個一個還俗回家,結婚生子,有的去做僧侶,有的去經商,那麼整個傣族的文化水準相對來講是比較高的。還有他們那裡的水井,不管是白族、傣族,所有的水井上都有一個建築物,要不是一個亭子,要不就是布置一尊佛像,要不就是其他的雕塑,總而言之,他們的水井不可能是露天的,所以可以說,他們那裡的人是比較講衛生的。

閩台民俗文化圈:整個東海,包括台灣和福建。

這個區域就叫閩台民俗文化圈,很多書上都說閩台民俗文化圈就是指福建和台灣兩個省。但是我個人覺得我們溫州或者浙南地區應該屬於這個文化圈。閩台兩省,夾著浙南地區,形成一個方言相通,習俗相仿的圈子,這幾個地方都有海洋文化,海洋文化就派生出了捕魚業。捕魚在以前是高危職業,於是又派生出了「媽祖」信仰,還有一個就是「陳靖姑(即溫州民間百姓信仰的陳十四娘娘)」兩個女神。從這里去台灣的人基本上講的是閩南話。

我們浙江蒼南地區也有相當一部分人講「閩南話」。

這個地方跟廣州不一樣,他們喝茶,喝功夫茶。這一點在溫州,以前我看見比較少,但是這個習俗在廣東就比較多,所以我覺得這個文化圈其實應該劃大一點,閩台粵,再加上浙南地區,但是那樣的話,方言又不行了,閩南話在福建在台灣和浙南地區都是有的,而在廣東它又是粵語,又不是閩台話。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溫州也好,閩台地區也好,基本上是村村有廟,村村有祠堂,村村有自己信仰的神,一般規模大小的村子基本上都是這樣的。關於七個民俗文化圈我就簡單介紹了這幾個方面,謝謝大家。
參考資料:http://www.cnlg.cn/zt/2008zt/shjsw/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6

㈨ 湖南特色文旅宣傳活動方案

湖南的特色文理宣傳方案,主要是指的是在訂購的一個方案當中做這個基礎,然後在這裡面搞一個基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