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城旅遊 » 湘西哭嫁視頻錄像

湘西哭嫁視頻錄像

發布時間: 2020-12-06 20:51:35

1. 湘西的哭嫁是什麼意思!

這是土家族人的一種風俗,女孩子從小就要學習的,在姑娘出嫁的那天,哭得動聽,哭得感人的,就是聰明伶俐的好媳婦。

2. 湘西女孩子出嫁為什麼哭嫁

哭嫁一般從新娘出嫁的前天或前7天開始,也有的前半個月、 哭嫁一個月甚至三個月就已揭開了哭唱的序幕。不過,開始時都是斷斷續續進行的。可以自由地哭。親族鄉鄰前來送禮看望,誰來就哭誰,作道謝之禮節。喜期的前一天晚上到第二天上轎時,哭嫁達到高潮。這段時間的哭唱必須按著傳統禮儀進行,不能亂哭。總的來看,哭唱的內容主要有「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叔伯」、「哭陪客」、「哭媒人」、「哭梳頭」、「哭祖宗」、「哭上轎」等。「歌詞」既有一代代流傳下來的、傳統的,也有新娘和「陪哭」的姐妹們即興創作的。內容主要是感謝父母長輩的養育之恩和哥嫂弟妹們的關懷之情;泣訴少女時代歡樂生活即將逝去的悲傷和新生活來臨前的迷茫與不安。也有的是傾泄對婚姻的不滿,對媒人亂斷終身的痛恨,等等。哭嫁的過程先是待嫁姑娘獨自哭,婚期前一夜,姑娘的相好女友和三親六戚姊妹集聚一堂,圍坐一屋,輪番哭述。哭述的內容逐漸衍化成有一定調式和韻律的曲子,成了「哭嫁歌」。而且,土家人還把能否唱哭嫁歌作為衡量女子才智和賢德的標志。新娘不僅要對家中的每位親人唱一首,就是遇上陌生人也要唱,每做一件事也要唱。 哭嫁歌的內容一般都是訴說父母養育之恩、兄弟妹妹的深厚情誼和離別之苦,或者是表達自己對未來生活的一種擔心等等。其實也就是各個地方的一個習俗而已。

3. 土家族哭嫁的哭嫁歌

湘西土抄家族姑娘「哭嫁」訴說的內容,由於世代口頭傳承,加上一些「哭嫁娘」的積攢和琢磨,因而形成了某些大同小異的口傳「本子」——即令人贊嘆的民間抒情長詩《哭嫁歌》。以保靖縣馬王鄉、永順縣普戎鄉、龍山縣坡腳鄉等地流存的幾個「本子」較為完整且有特色。這些地方,出名的老「哭嫁娘」比較多,其中丁賢桂、田翠蓮等人在80年代還參加過拍攝影視呢。如果到猛峒河風景區旅遊,在古鎮王村興許還能看到她們傳授的徒子徒孫的「哭嫁」表演呢。
根據5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先後整理出版的三個《哭嫁歌》的「本子」看,這部民間長詩大體上分為哭爹娘、哭哥嫂、別姊妹、哭媒人、哭嫁妝、哭辭祖宗、哭上轎等10多個部分,長達數千行。
湘西土家族《哭嫁歌》中有許多朴質無華卻感人至深的詩句。比如:
忽聽金雞一聲叫,
好像亂箭穿我心,
嗩吶吹起「娘送女」,
鎦子打起「大開門」……
嗩吶一聲淚一滴,
扯娘羅裙扯爹衣。
苦命女兒送上轎,
親生骨肉兩離分……
就是鐵石心腸的人,聽了這樣聲聲呼號、字字血淚的哭訴,恐怕也難免潸然淚下吧。

4. 土家族哭嫁的哭嫁內容

土家族的哭嫁分為真哭和假哭。
真哭是因為土家族在前些時代都是住山裡,交通不便,出嫁專之後難得回家一次看望親屬人;另外就是因為那時候很多的女生靠媒婆介紹,很多的對象都是未曾謀面,更不用說對方的性格等等,女生擔心出嫁找不到好對象。
假哭是有寓意的,當地土家族信奉神靈,他們出嫁前哭寓意將淚水哭干,出嫁後盡是幸福的日子,再也不用流淚。所以土家族哭嫁的陣容可是相當的壯觀的,少則哭個3天左右,普通的哭一周,厲害的也有一個月。一般是哭親人,哭媒婆,哭天地等。

5. 魅力湘西中的哭嫁歌詞

哭嫁歌詞
歌手:蘇夏

哭嫁
詞:玉鐲兒 張超
曲:張超
唱:蘇夏
黑燈瞎火心慌慌 半夜起身來內梳妝
一滴淚兒落在枕容頭上 紅花穿上新衣裳
打起燈籠找嫁妝 坐在門口眼淚不住淌
他有幾頭牛和羊 他有幾個打穀場
我不稀罕只要我的娘 心裡話兒對誰講
半夜起身冰涼涼 水裡丟個月亮白晃晃
哎呀我的天呀 哎呀我的娘
我怕貓兒半夜爬上房
哎呀我的天呀 哎呀我的娘
我怕豬兒拱上床
哎呀我的天呀 哎呀我的娘
我要一直守在你身旁
哎呀我的天呀 哎呀我的娘
怕是嫁個白眼狼

6. 湘西土家族的哭嫁習俗是怎麼形成的

去這看哈

地址專:屬http://ke..com/view/494509.htm

7. 誰有張家界魅力湘西晚會節目里的背景音樂!最想要第一個火鼓舞,還用一個哭嫁里哭得聲音!很給力

那個是獨家的 一般不外傳 我們本地的都弄不到

8. 土家族哭嫁的民間傳說

湘西保靖縣土家族地區流行的《哭嫁的根巴》,生動形象地說明了這個問題。這篇民間傳說里講,在遠古時「是女的坐天下」,「人只曉得阿娘」,後來,在鬧滄湖地方出現了一個蠻狠的男人,身高力大,是個「吃雷公局火閃的角色」。一天,這個狠男人看到一個女子在溪邊坎坎上獨自摘野果,吃得很開心。他不管女子肯不肯,硬把這個女子搶到屋裡,強迫成了夫妻。而且,從這以後,沿襲成了男婚女嫁的風俗習慣。由於婦女不高興,想起就傷心,所以,姑娘嫁出門之前,「都要數七數八、搖肝動肺地哭幾天幾夜。」
哭嫁習俗的形成,可以說是有它的遠因與近因。上述這個傳說故事即與它的遠因有關(從母系社會到父系社會出現的族外掠奪婚的折光反映)。至於它的近因,則是盛行於湘西一帶的封建包辦婚姻的某些陋習(諸如「骨種親」——姑表婚,「扁擔親」——姨表婚,「坐床親」——哥死嫂必嫁弟)所致。
千百年來,在湘西土家族的吊腳樓上,一代又一代的婦女先後哭嫁。她們的哭與訴,除了個人的恩恩怨怨以外,還夾雜著一些社會輿論的制約。哭嫁「哭」得好的,受人稱贊,一生榮耀;「哭」得不好的,就會被人恥笑,甚至一輩子抬不起頭來。為了不讓別人指脊樑骨,爭一口氣,湘西土家族許多地方的女孩長到十一二歲,就會跟著大姑娘去「陪嫁」,專門學「哭嫁」;有些女孩的爹娘甚至花錢請「哭嫁娘」(一種半職業性的哭嫁歌手)上門來,傳授「哭」的經驗和技藝。所以,一些「待字閨中」的姑娘們常常三個一堆、五個一夥,躲在吊腳樓上,或藏在樹叢、溪澗,悄悄地摹仿起「哭嫁」來,切磋「哭」的技藝。經過這樣奇特的「觀摩」演習和勤學苦練,等到她們出嫁的時候,自然就會顯露出色的「哭嫁」本領,哭得滔滔不絕而又凄楚動人。

9. 血色湘西裡面的哭嫁歌叫什麼名字

雀雀當地是鳥的意思,嫩雀雀應該就是小鳥,意思是像剛剛學會飛的小鳥?

10. 誰有土家族哭嫁詞

土家族出嫁詞可以去網路上搜索就有了。